建昌守(戊子)

昔过三衢市,狼狈史司理。
为言旴城破,我走太守止。
缟衣者少年,云是太守子。
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
虽无涕泪悬,意色不忍视!
今闻旴人言,捐躯公素矢。
被缚入武昌,还闻骂贼死。
骸骨委江城,亲戚复谁恃!
不知缟衣儿,曾否负归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昌守(戊子)》是明末清初诗人钱澄之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述诗人在三衢市的狼狈情景,以及被告知旴城破的消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慨。

《建昌守》这首诗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的“缟衣者少年”,象征着那些年轻的生命在战乱中遭受的磨难与无助,而“凶耗传未真”则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牺牲的崇高敬意,如“旁皇失坐起”,即使面对生死抉择,人们依然保持尊严,不向敌人屈服。

《建昌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幅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末年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