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克咸 其二 (甲申、乙酉)

黄星耀闽海,紫盖辉越东。
思君兄与弟,冥若云中鸿。
诏书屡慇勤,高尚讵能同!
俊杰识时务,君子凛固穷。
君闻在幕府,颇立文若功。
鄙志循斗筲,抱关息微躬。
愧尔百炼钢,秃首甘从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孙克咸 其二(甲申、乙酉)》是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清初,反映了作者对朋友孙克咸在军事行动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和才华的高度赞赏。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钱澄之(1645-1704),字天羽,号田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与厉鹗、朱彝尊并称为“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文学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 诗歌原文
    黄星耀闽海,紫盖辉越东。
    思君兄与弟,冥若云中鸿。
    诏书屡慇勤,高尚讵能同!
    俊杰识时务,君子凛固穷。
    君闻在幕府,颇立文若功。
    鄙志循斗筲,抱关息微躬。
    愧尔百鍊钢,秃首甘从戎。

  2. 诗歌赏析

  • 意象与象征:钱澄之运用“闽海”、“紫盖辉越东”等自然景观来象征广阔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同时,“冥若云中鸿”则象征着朋友之间深沉而高远的关系,如同天际飞翔的大雁那样难以捉摸却始终相互联系。
  • 道德评价与理想追求:诗中的“诏谕屡慇勤,高尚讵能同”表达了对朋友品德高尚的追求,即使面对朝廷的频繁召唤,他也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随波逐流。
  • 文武双全的人物形象:“君闻在幕府,颇立文若功”赞颂了孙克咸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学识渊博、功绩显著。这体现了钱澄之对有才能且兼具道德情操人士的推崇和尊敬。
  • 自我谦逊:“鄙志循斗筲,抱关息微躬”反映出诗人虽才学有限,但愿意放下个人名利,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为国效力,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 对战争的看法:“愧尔百鍊钢,秃首甘从戎”展现了诗人对孙克咸虽然历经战火洗礼却依然坚持自己原则的敬佩之情。

钱澄之的《寄孙克咸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赞颂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与道德观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勇敢、智慧与谦逊的重要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