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山上人来稀,天堂山僧去不归。
归时托钵予亦去,回听钟声隔翠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堂山上人来稀,天堂山僧去不归。
归时托钵予亦去,回听钟声隔翠微。
钱澄之的《行路难 其四十六》是一首七言绝句,体现了钱澄之于庚寅冬十月离开梧州,辛卯冬十月份返回家乡途中的经历。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作者历经艰危、历尽艰辛的人生旅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作原文:
天堂山上人来稀,天堂山僧去不归。
归时托钵予亦去,回听钟声隔翠微。
诗句解析:
诗歌背景:
钱澄之的这首《行路难 其四十六》创作于明末清初。此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士大夫被迫离乡背井,四处奔波。钱澄之本人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经历了从梧州到家乡的艰难旅程。他的诗作往往透露出对于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于生活困境中坚持信仰和追求的精神力量的赞美。
文学价值:
钱澄之的《行路难 其四十六》不仅是一首表达旅途艰辛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钱澄之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同时也能从中汲取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