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挺劲骨,筮仕励冰蘖。
矫矫出风尘,謇謇居禁掖。
三朝戴国恩,一疏褫奸魄。
惜哉蚤发机,血肉悲狼籍。
五君咏五首 其四 杨副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君咏五首 其四 杨副院”是明代钱士升的一首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杨副院的刚毅与正直,展现了其为官生涯中的艰难以及最终的悲壮离世。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诗歌原文:应山挺劲骨,筮仕励冰蘖。矫矫出风尘,謇謇居禁掖。三朝戴国恩,一疏褫奸魄。惜哉蚤发机,血肉悲狼籍。
人物形象:诗中的杨副院,应山(今属湖北),以坚韧不拔的骨气、立志为官的决心,在科举和仕途上不断磨砺自己。他的形象被描绘为挺劲而有力,显示出其刚毅的性格和坚定的信念。
政治经历:”筮仕”一词指的是开始步入仕途,而”励冰蘖”则形容他在官场上的艰苦磨练。杨副院从政的经历充满艰辛,需要像冰蘖一样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显示了他的毅力和坚韧。
宫廷关系:杨副院在政治上表现出色,得到了三朝皇帝的信任和赏识。然而,他也因直言进谏而遭到排挤和打击,甚至被剥夺了权力。
悲剧结局:尽管遭受了不幸的命运,杨副院仍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形象。他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但最后仍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文学地位:钱士升作为明代的文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学才华著称。《五君咏五首》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也展示了作者对于正义、忠诚和人格尊严的高度重视。
《五君咏五首 其四 杨副院》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映。通过对杨副院生平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