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远安县清溪寺

谁信清溪别有天,上方台殿下方连。
红尘不混金沙地,碧涧长流玉液泉。
一榻茶烟浮鬓外,四窗山色落吟边。
年年王事经游此,肯结三生石上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远安县清溪寺》是明代诗人薛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薛纲: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薛纲,浙江山阴人,字之纲。他天顺八年考中进士,之后历任监察御史及云南布政使。薛纲在边防事务中建言颇多,并有《三湘集》、《崧荫蛙吹》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 诗句摘录:红尘不混金沙地,碧涧长流玉液泉。一榻茶烟浮鬓外,四窗山色落吟边。年年王事经游此,肯结三生石上缘。
  1.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薛纲在这首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一幅远离尘嚣、清新宁静的山水画面。如“一榻茶烟浮鬓外,四窗山色落吟边”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热爱。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和喜爱之情。他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其内心追求高洁品质的愿望。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薛纲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比喻,使得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特别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心境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文化内涵:《宿远安县清溪寺》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它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山水之美的颂扬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情怀。

薛纲的《宿远安县清溪寺》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后人欣赏,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理意蕴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