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昆明池憩罗汉寺

昆明池上碧山头,此日登临霁色收。
烟绕佛灯萝薜洞,雨来官舸杏花洲。
危崖绝顶浮金马,巨浪中流起白鸥。
千顷风波堪纵目,谁怜身世转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昆明池憩罗汉寺》是明代诗人薛梦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登临昆明池时的喜悦和对罗汉寺的向往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薛梦雷,字元敬,号石田,江苏昆山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戏曲理论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后人喜爱。
  2. 诗歌原文:《烟绕佛灯萝薜洞,雨来官舸杏花洲》:昆明池上碧山头,此日登临霁色收。烟绕佛灯萝薜洞,雨来官舸杏花洲。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昆明池畔的一次登山之旅。他站在碧翠的山头上,俯瞰昆明池,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随着云层的散开,阳光洒在湖面上,使得整个昆明池都变得明亮起来。诗人还提到了“烟绕佛灯萝薜洞”和“雨来官舸杏花洲”,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罗汉寺的幽静美景,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4. 诗歌背景:明代时期,文人雅士们常常喜欢在闲暇之余游赏名胜古迹,以此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薛梦雷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也经常参与这样的活动。因此,他创作的许多诗歌都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文化遗迹的赞美和向往。

《泛昆明池憩罗汉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代的文化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