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累叶居邹鲁,礼乐诗书绍先祖。
夫子遗风饱已闻,杏坛遗迹频经睹。
一自宾兴上玉京,便拜除书绾丝组。
官在中州千里馀,回首乡关路修阻。
为因甘旨缺晨昏,故遣良工写乡土。
淡霭初分岭上村,轻烟乍点天边树。
洙泗微茫洄不流,龟蒙岌嶪黯将雨。
凭轩忽若无丹青,汶水之阳见庭宇。
花间一鸟窥帘栊,竹里儿童随杖履。
静听如闻琴瑟鸣,细看似觉斑斓舞。
先生乃是纯孝人,思亲对此融心神。
锦衣有日遂荣养,寿觞更祝如大椿。
吾闻昔日唐忠臣,大行跋马高嶙峋。
白云孤飞绕亲舍,望之不觉涕零巾。
至今香名满人耳,先生岂不追芳尘。
愿将此图莫轻掷,子孙永作传家珍。
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该作品是一幅书法作品,以隶书为主,体现了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和精神。
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中期,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复杂,社会矛盾尖锐。颜真卿在政治斗争中屡经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积极投身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他希望通过创作书法作品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书法艺术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
《题王司训汶阳亲舍图》的创作过程中,颜真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他在创作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研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他还亲自前往现场考察,观察了亲舍的布局和结构,以便更好地把握创作要点。
在创作过程中,颜真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书法才能和艺术修养。他用笔力遒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同时,他还注重作品的意境和内涵,将个人的情感和文化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使之成为具有深刻意义和价值的艺术品。
这幅作品完成后,颜真卿将其献给了他的好友王司训。王司训非常喜爱这幅作品,将它挂在自己的书房中欣赏和收藏。这幅作品也成为了颜真卿与王司训友谊的象征,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誉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