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双山歌

永和四境千万山,双山之势尤㠝岏。
两峰对峙若天阙,中有一境通人寰。
南峰突兀半空里,连岫峨峨方并起。
苍松古木何萧森,朔风搜搅鸣不已。
北峰形状尤奇瑰,怪石刻镂楼与台。
上有云屏立霄汉,隔碍星斗回风雷。
我来登览值冬暮,攀缘石磴到高处。
沧瀛碣石觉东倾,弱水昆崙在西顾。
俯瞰累累冈阜多,巨壑无底如盘涡。
远近幽深杳难测,寒云冷雾纷荡摩。
因思未辟天与地,澒洞无涯惟水气。
轻阳一隙渐飘浮,大块无边遂凝滞。
波涛荡漾成高低,刚为金石柔土泥。
此山想得阳之极,层峦削出天之西。
独恨古来壮游者,足迹不到兹山下。
遂令奇绝委幽穷,无由题品继风雅。
我才虽非作者流,爱此欲去还夷犹。
摩娑石壁写长句,千古当与山同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和双山歌》是一首由明代诗人薛瑄创作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永和四境千万山,双山之势尤㠝岏。两峰对峙若天阙,中有一境通人寰。南峰突兀半空里,连岫峨峨方并起。苍松古木何萧森,朔风搜搅鸣不已。北峰形状尤奇瑰,怪石刻镂楼与台。上有云屏立霄汉,隔碍星斗回风雷。
  2. 作品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永和双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中的“永和四境千万山”为背景设定,通过对比南北两峰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古人未能踏足此地的惋惜。
  3. 创作背景:《永和双山歌》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登临永和双山时所感而作。当时正值冬暮时分,诗人登上山顶,远眺四周,心中涌起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古人足迹未至的感叹。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反思。
  4. 主题思想: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山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未能体验此美景的遗憾。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对比,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美的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永和双山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思考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也传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