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四境千万山,双山之势尤㠝岏。
两峰对峙若天阙,中有一境通人寰。
南峰突兀半空里,连岫峨峨方并起。
苍松古木何萧森,朔风搜搅鸣不已。
北峰形状尤奇瑰,怪石刻镂楼与台。
上有云屏立霄汉,隔碍星斗回风雷。
我来登览值冬暮,攀缘石磴到高处。
沧瀛碣石觉东倾,弱水昆崙在西顾。
俯瞰累累冈阜多,巨壑无底如盘涡。
远近幽深杳难测,寒云冷雾纷荡摩。
因思未辟天与地,澒洞无涯惟水气。
轻阳一隙渐飘浮,大块无边遂凝滞。
波涛荡漾成高低,刚为金石柔土泥。
此山想得阳之极,层峦削出天之西。
独恨古来壮游者,足迹不到兹山下。
遂令奇绝委幽穷,无由题品继风雅。
我才虽非作者流,爱此欲去还夷犹。
摩娑石壁写长句,千古当与山同留。
永和四境千万山,双山之势尤㠝岏。
两峰对峙若天阙,中有一境通人寰。
南峰突兀半空里,连岫峨峨方并起。
苍松古木何萧森,朔风搜搅鸣不已。
北峰形状尤奇瑰,怪石刻镂楼与台。
上有云屏立霄汉,隔碍星斗回风雷。
我来登览值冬暮,攀缘石磴到高处。
沧瀛碣石觉东倾,弱水昆崙在西顾。
俯瞰累累冈阜多,巨壑无底如盘涡。
远近幽深杳难测,寒云冷雾纷荡摩。
因思未辟天与地,澒洞无涯惟水气。
轻阳一隙渐飘浮,大块无边遂凝滞。
波涛荡漾成高低,刚为金石柔土泥。
此山想得阳之极,层峦削出天之西。
独恨古来壮游者,足迹不到兹山下。
遂令奇绝委幽穷,无由题品继风雅。
我才虽非作者流,爱此欲去还夷犹。
摩娑石壁写长句,千古当与山同留。
这首诗描绘了永和县的两座山峰,它们矗立在四境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南峰雄伟,北峰奇特,两者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诗中提到的“沧瀛碣石”和“弱水昆仑”都是古代的地理名词,分别指的是渤海和昆仑山。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译文:
永和的四境有千万座山脉,其中双山最为雄伟。两峰并立,仿佛是天上的宫殿,中间有一片土地通向人间。南峰高耸入云,连绵的山峰如同一座座屏风。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朔风吹过发出阵阵悠扬的声音。北峰形状奇特,像一座巨大的建筑。山上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宫殿。登上山顶,俯瞰四周,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诗人感叹自然之美,但同时也感到遗憾,因为古人未曾踏足此地。因此,他决定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诗句,让后世能够欣赏到这份美景。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这些诗句能够与这两座山峰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