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凤鸟不与凡禽栖,隆周之时曾集丰镐西。
锵然一鸣向人世,喧啾百鸟不敢争与啼。
昔有名臣黄霸生汉世,治民之才迥与时流异。
颍川出守曾几何,休风数感灵禽至。
灵禽文彩明山川,和音哕哕闻中天。
遂筑高台表神异,台空凤去馀千年。
只今坏埒才数尺,野鸟纷纷竞来集。
简册空存纪瑞年,荆榛不复快睹迹。
我来跋马登高丘,荒台已远犹回头。
为忆循良心耿耿,缅怀瑞物情悠悠。
凤台凤台重披访,往事何须空怏怅。
方今圣明治理登俊良,会见一朝飞去青云上。

凤凰台歌次虚庵韵

吾闻凤鸟不与凡禽栖,隆周之时曾集丰镐西。

锵然一鸣向人世,喧啾百鸟不敢争与啼。

昔有名臣黄霸生汉世,治民之才迥与时流异。

颍川出守曾几何,休风数感灵禽至。

灵禽文彩明山川,和音哕哕闻中天。

遂筑高台表神异,台空凤去馀千年。

只今坏埒才数尺,野鸟纷纷竞来集。

简册空存纪瑞年,荆榛不复快睹迹。

我来跋马登高丘,荒台已远犹回头。

为忆循良心耿耿,缅怀瑞物情悠悠。

凤台凤台重披访,往事何须空怏怅。

方今圣明治理登俊良,会见一朝飞去青云上。

注释:我听说凤凰这种鸟类并不与其他普通鸟类一起栖息,它曾在周朝时期聚集在丰邑、镐京的西部。它发出的声音响亮动听,使得其它鸟类都不敢与之争鸣。过去有一位名叫黄霸的名臣出生在汉朝时期,他治理百姓的能力与众不同,令人感到惊异。他曾担任过颍川郡太守,但已经过去了多少年?如今只有几尺宽的小道,而那些野鸟却纷纷赶来,仿佛想要在这里找到些什么。这些旧时的记录只是记载了一些吉祥的年份,但现在的荆榛丛生,再也看不到那些鸟儿了。我现在骑马登上高处,眺望过去的遗址,虽然已经远离,但依然让人感到怀念和惋惜。我想再次寻找那些被遗忘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已经不再需要担心了。现在国家正在圣明的治理下,那些曾经飞升到天空中的瑞鸟也会再次出现。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回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吾闻凤鸟不与凡禽栖”,描绘了凤鸟的独特之处,它的飞翔不同于普通的鸟类,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气质。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凤鸟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凤鸟的赞美和尊敬之情。

第二句“隆周之时曾集丰镐西”,则进一步描绘了凤鸟的迁徙路线,从丰邑、镐京的西部出发,经过漫长的迁徙之旅,最终到达目的地。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凤鸟的迁徙过程,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转。

第三句“锵然一鸣向人世”,则描绘了凤鸟的鸣叫声,它的声音响亮动听,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它的高贵身份。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凤鸟的鸣叫声,也暗示了人们对凤鸟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他们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如第四句“昔有名臣黄霸生汉世”,提到了汉朝时期的一位名臣黄霸,他治理百姓的能力与众不同,令人感到惊异。第五句“治民之才迥与时流异”,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独特之处,他治理百姓的能力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其他官员。第六句“颍川出守曾几何,休风数感灵禽至”,则描绘了他担任颍川郡太守的过程,尽管时间很短,但他的政绩却让灵禽们感受到了他的好名声,纷纷来到他的身边。第七句“简册空存纪瑞年,荆榛不复快睹迹”,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留下的印记,虽然已经消失了许多年,但那些美好的事物仍然值得怀念。第八句“我来跋马登高丘,荒台已远犹回头”,则描绘了他在高处看到荒废的高台,虽然已经远离,但依然让他感到怀旧。最后两句“为忆循良心耿耿,缅怀瑞物情悠悠”,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那种深深的怀念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