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东平州十韵

宪节凌秋发,城门逼晓开。
沟长流水去,野旷远风来。
跋马桥频度,看山客屡回。
川原行未已,齐鲁望悠哉。
汉检天门石,秦碑海岸台。
淡烟横曲阜,旭日上蓬莱。
遗迹怀前古,观风慰好怀。
衢樽须共饮,井税不烦催。
每见桑麻野,深期杞梓材。
行歌方自得,前陟更崔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出东平州十韵》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宪节凌秋发,城门逼晓开。
沟长流水去,野旷远风来。
跋马桥频度,看山客屡回。

首两句“宪节凌秋发,城门逼晓开”,描绘了清晨城门的景象,城门在朝阳初升时被推开,象征着一天的新开始。紧接着的第二句“沟长流水去,野旷远风来”,则展现了田野和溪流的宁静美景。诗中的“跋马桥频度,看山客屡回”表达了作者行走在桥上的情景,以及他欣赏自然之美的心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早晨图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薛瑄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种和谐与美好。

从文学角度来看,《晓出东平州十韵》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还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和表达情感的主题。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爱护。

《晓出东平州十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薛瑄的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对于了解古代诗歌文化,还是对于欣赏自然美景,这都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