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南边锦作堆,连朝相报杏花开。
东风好景休虚掷,一日须来一百回。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二
介绍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以及珍惜春光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汾河岸边杏花盛开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留恋。诗歌原文如下:
连朝相报杏花开,东风好景休虚掷,一日须来一百回。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明初诗歌的典型特色。它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通过“东风好景”等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将杏花开的繁盛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同时,“一日须来一百回”这句中的“一”、“百”字词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强调了春风和杏花之美是值得反复品味和珍惜的。
在内容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站在汾河边,看到连日来的杏花争相开放,形成了一片锦簇的花海。春风轻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循环不息的哲思。诗人通过杏花这一象征物,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深远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诗中提到的“有明一代,学脉有二”的观点,也说明了薛瑄在明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薛瑄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明代朱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的编纂,展示了他博学多识的一面。薛瑄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其诗词之中,更在于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传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一首杰作,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描绘了春日里杏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无限赞叹。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其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