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道中九首 其七

连村绿树乱蝉秋,禾黍离离正满畴。
为爱中州好风景,挥鞭不厌往来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荥阳道中九首·其七》是明代学者薛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秋日的田园风光与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荥阳道中九首·其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下将详细介绍此诗:

  1. 诗歌原文
    连村绿树乱蝉秋,禾黍离离正满畴。
    为爱中州好风景,挥鞭不厌往来游。

  2. 作者简介:薛瑄(1389年—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不仅在哲学上有独到的见解,还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其中《竹枝词》便是代表作之一。他的这些诗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3. 诗歌解析

  • 景物描写:诗人通过对村庄周围树木、庄稼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秋天丰收的景象。“连村绿树乱蝉秋”一句,不仅描述了秋季的景色,也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
  • 情感表达:诗中的“为爱中州好风景,挥鞭不厌往来游”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以及频繁回访的心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也展现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初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的创作往往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 地域特征:荥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薛瑄在此地生活,其作品中自然会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1. 艺术风格
  • 语言特点:薛瑄的诗词语言简洁明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大自然的美。
  • 结构布局:该诗的结构紧凑,开头两句即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中间两句进一步描绘景致,最后两句总结全文,层次分明。

《荥阳道中九首·其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田园诗,也是薛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