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一

迁转春官入翰林,两叨清秩受恩深。
论思未有回天力,供奉空悬捧日心。
六十故知年渐老,寻常唯觉病相侵。
乞归自是安衰劣,俯仰清风愧古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赋》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升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天顺元年(1457年),当时杨升庵因直言进谏,触怒朝廷,被贬往云南永宁卫。在离开京城之前,他写下了这首七律诗。

诗的前两句:“不知何处有吾庐,欲住君山更近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迷茫。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他即将离开京城时的场景和情感。其中“舟中”一词既指他乘坐的船只,又暗含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踏上新的征程的意味。同时,“赋七首”也表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与题目中的“舟中赋”相呼应。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他将自己比作古代隐士陶渊明,表示自己虽然渴望隐居山林,但现实却让他难以实现这一愿望。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对当前的处境感到无奈。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动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