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胜子

胜子行将至立年,光阴莫使暂虚延。
收心切要存天理,闭户常须阅简编。
玉不磨砻难作器,人非问学岂成贤。
汝亲愿汝为君子,朝夕应须念此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胜子》是明代诗人薛瑄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和学习的看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作背景与创作意图
  • 作者介绍:薛瑄(1487年-1542年),字德温,号敬轩,明代理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江西吉安,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家。
  • 创作时期:根据资料显示,薛瑄生活在明代,而《示胜子》的创作时间尚不明确。这首诗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和理念。
  • 内容主题:《示胜子》是一首劝学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的实践意义。
  1. 诗句解析
  • “胜子行将至立年”:这句表达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把握当下,珍惜时光,以免虚度光阴。
  • “光阴莫使暂虚延”: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不应浪费在任何短暂的事物上。
  • “收心切要存天理”:提醒人们应当专注于内心的修养,遵循道德规范。
  • “闭户常须阅简编”:鼓励人们闭门苦读,通过阅读经典来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
  • “玉不磨砻难作器,人非问学岂成贤”:比喻只有经过磨炼和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 “汝亲愿汝为君子”:嘱咐子弟们要有高尚的品德,追求成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1. 诗歌鉴赏
  • 语言风格:薛瑄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能够直击人心。他的诗作多采用四言或七言的形式,结构严谨,音律和谐。
  • 思想内容:薛瑄的诗歌蕴含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知识学习和社会责任。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的展现,也是道德教育的载体。

《示胜子》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哲学思想的诗歌,更是一本传递智慧和教育的书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