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少府从征

相知未久又分襟,春色离情两不禁。
暂解瑶琴辞汴水,还衣昼锦过家林。
野塘日暖冰消玉,官路风和柳亸金。
谈笑青油有馀兴,鳞鸿频为寄佳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少府从征》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作品,而并非唐代的韩翃或高适所创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人从征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战争的忧虑。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哲学思考著称。他的诗歌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作品原文:《送李少府从征》原文如下:
    相知未久又分襟,春色离情两不禁。
    暂解瑶琴辞汴水,还衣昼锦过家林。
    野塘日暖冰消玉,官路风和柳亸金。
    谈笑青油有馀兴,鳞鸿频为寄佳音。

  3. 诗歌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从征的深深不舍和对其平安归来的祝愿。诗中“相知未久又分襟”反映了两人相识时间虽短但感情深厚,即将分离的哀愁;“春色离情两不禁”则揭示了春日美景与离别之痛的交织。“暂解瑶琴辞汴水”展现了诗人在别离之际弹奏一曲,寄托着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还衣昼锦过家林”则描绘了友人离开后,诗人回家途中的景色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继续前行。最后四句“野塘日暖冰消玉,官路风和柳亸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谈笑青油有馀兴,鳞鸿频为寄佳音”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与祝福。

  4. 文学价值:薛瑄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语言运用赢得了后世的赞誉。《送李少府从征》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人从征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战争的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对研究明代文学和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送李少府从征》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一首传世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时期人们对于友情、离别以及战争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保持内心的信念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