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遣怀六首 其五

密雨洒如丝,凉风散漫吹。
泥途殊汨没,茅舍久淋漓。
秋意心先得,虫声耳独知。
田家望收穫,何日静云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薛瑄是明代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久雨遣怀六首 其五》是一首描绘久雨天气和农村景象的古诗。以下是这首诗及其内容的介绍:

  1. 创作背景:薛瑄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况以及个人的生活感受。《久雨遣怀六首 其五》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中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体验。
  2. 诗歌原文:《久雨遣怀六首 其五》原文如下:密雨洒如丝,凉风散漫吹。泥途殊汨没,茅舍久淋漓。秋意心先得,虫声耳独知。田家望收穫,何日静云霓。
  3. 诗歌内容解析: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人详细地描述了久雨天气下的景象。“密雨洒如丝”形容细雨密布如同丝线一般,给人以朦胧而柔和的感觉;“凉风散漫吹”则传达了微风轻拂带来的凉爽感觉。接着诗人转向对环境的描写,“泥途殊汨没”表达了泥泞的道路被雨水淹没的情景;“茅舍久淋漓”则描绘了屋顶和墙壁由于雨水长时间浸泡显得湿漉漉、不干净的情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天气的变化,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不便的无奈和同情。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了的句式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因连绵细雨而产生的压抑感和孤独感。此外,诗人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如将“泥途”与“茅舍”的“汨没”和“淋漓”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5. 文化价值:《久雨遣怀六首 其五》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为后人了解明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风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久雨遣怀六首 其五》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内涵受到后世的赞誉,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窥见古代社会生活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