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闻雁

岸帻池亭共酒杯,萧然秋气正悲哉。
高城落木临风下,远塞新鸿向月来。
游子荷裳堪自缉,班姬纨扇未须裁。
尘心种种归无语,坐看天南斗柄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闻雁》是一首描写孤寂与思念的七言律诗。樊增祥在这首诗中以“月满西楼闻过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满西楼的情景和随之而来的大雁南飞的声音。

《月下闻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更通过雁鸣声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雁声高亢,犹达窗前,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首联“流光如箭。月满西楼闻过雁。”中的“流光如箭”表达了时光的快速流逝,而“月满西楼闻过雁”则通过月亮和大雁的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黄仲则是一位充满悲情色彩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他的《客中闻雁》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他在异乡漂泊时听到大雁叫声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和身世之叹。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和尾联分别借秋日景致、辽阔图景和自身境遇作结,深化了愁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月下闻雁》作为一首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人们了解古代文人心态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它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