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池亭共酒杯,萧然秋气正悲哉。
高城落木临风下,远塞新鸿向月来。
游子荷裳堪自缉,班姬纨扇未须裁。
尘心种种归无语,坐看天南斗柄回。

注释:

岸帻池亭共酒杯:在岸边的亭子里,和大家一起喝酒。岸帻,即束发,把头发束在头上。

萧然秋气正悲哉:显得萧条凄凉,令人感到悲伤。萧然,萧条的样子。

高城落木临风下,远塞新鸿向月来:高大的城墙上飘落着树叶,风吹过,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远处的边塞上,一群大雁飞向天空,好像月亮引导它们飞来。

游子荷裳堪自缉,班姬纨扇未须裁:像我这样的游子,穿着荷包做的衣裳,可以自己缝制;而像班姬那样的女子,却需要用纨扇来裁制。这里用班婕妤的典故,表达自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情怀。

尘心种种归无语,坐看天南斗柄回:我的心中充满了世俗的杂念,无法言说;我静静地坐着,看着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仿佛它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游览西湖时所写。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俗之累的超脱。

首句“岸帻池亭共酒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在岸边的亭子里饮酒赏月的场景。这里的“岸帻”指的是束发,将头发束在头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潇洒自在、与世无争的神态。而“池亭”则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之美。“共酒杯”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欢乐气氛。

第二句“萧然秋气正悲哉”,则是通过描绘秋夜的萧瑟气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这里的“萧然秋气”既指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含诗人心境的变化。而“正悲哉”则是诗人对于这种变化的感受和表达。

诗人转而描绘了边塞的景象:“高城落木临风下,远塞新鸿向月来。”这里,诗人以“高城”、“落木”、“新鸿”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壮阔气势的画面。同时,“向月来”又暗示了时间在流逝,增添了一种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游子荷裳堪自缉”,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这里的“游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而“荷裳”则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不被世俗所扰。

最后一句“班姬纨扇未须裁”则运用了班婕妤的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清高品质的自我认同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这里的“班姬”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女诗人班昭,她曾为汉成帝的妃子,后因避讳改称“班姬”,以示避嫌。而“纨扇”则是一种轻便的扇子,常用于夏季消暑。诗人用“未须裁”来形容自己的心态,意味着他无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能够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变迁、岁月流转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