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势崒嵂,下瞰清流水。
横水跨石梁,宛若飞虹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最后要注意答题格式。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察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注意要与诗歌的思想情感相结合。

“高台势崒嵂”的意思是:高高的山岭上,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崒嵂”是形容高峻陡峭的样子,这里指山峰。“下瞰清流”的意思是:向下俯瞰清澈的溪水。“下瞰”意为“往下看”“俯视”。

“横水跨石梁,宛若飞虹起”的意思是:横跨在溪水上的石桥,犹如一条彩虹在空中升起。“横”是横向的意思,“石梁”即桥。“宛若”表示好像,仿佛。“虹”是彩虹。这两句写石桥如一道彩虹横跨两岸,景色十分优美。

“赏析”中可以指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图,通过描写山峰、水流、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答案】

示例一

俯:向下看;溪台:山间之台,多用为登览之所。

译文:

高大的山岭上,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向下俯瞰,一条清澈的溪水蜿蜒流淌。横跨在溪水上的石桥,犹如一条彩虹在空中升起。

赏析:

诗人从高处俯瞰山下的景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接着便是那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溪水,而那座横跨溪水的石桥,则更像天空中飘浮的彩虹。诗中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情,但那美丽的景色却让人忍不住为之动情,仿佛自己真的就站在了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上,俯瞰着脚下清澈见底的溪水,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示例二

俯:向下看;溪台:山间之台,多用为登览之所。(译文)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由远望到近观,由总体看到局部,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所见美景的全貌。首句“高台势嵂”,点出高台的雄伟。“俯溪台”,是远看,“高台势崒嵂”,是近看。“下瞰清流水”,是俯视所看到的溪水。

第二句中的“清流”,是溪水清澈的意思。“横水跨石梁”,是说溪水横贯石头桥梁。“横”、“跨”两个动词,生动准确地刻画了溪水的流动态势。“宛若飞虹起”,是说溪水如同飞虹一样,横跨石梁,形象地表现出溪水湍急的状态。

第三、四句中“宛若”二字,是比喻的说法,把溪水比作彩虹,突出了溪水的澄澈、明丽、飘逸、灵动之美。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眼前的美景写得如诗如画,使人赏心悦目。

此诗以“俯溪台”,写出了诗人由远及近的观察过程,又由近及远地勾画出了山水的全貌,使读者如临其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