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后过周紫泉山堂

紫泉山堂在何许,卫溪东岸苍山麓。
青松偃蹇雪意寒,孤光晚映琅玕竹。
紫泉调笑宛在目,乱云奇壑相萦触。
我欲于此倾𨤍醁,开襟醉卧青山屋。
绝境幽林不可留,野狐夜叫猿啸秋。
别去长怀紫泉客,满林枫叶吟飕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霁后过周紫泉山堂》是明代诗人卢楠的作品,全诗文为:紫泉山堂在何许,卫溪东岸苍山麓。青松偃蹇雪意寒,孤光晚映琅玕竹。紫泉调笑宛在目,乱云奇壑相萦触。我欲于此倾

这首诗作于雪霁之后,卢楠在周紫泉山堂的游览经历。诗中的“紫泉山堂”位于何处并未明确指出,但通过描述可以想象其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山堂建在卫溪东岸的苍山麓,周围的自然景观被描绘得生动细腻。

诗中“青松偃蹇雪意寒”,展现了冬日里青松挺拔的姿态和冷冽的雪景相互映衬的景色。“孤光晚映琅玕竹”,则是对傍晚时分,残阳斜照下竹林的写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卢楠以“紫泉调笑宛在目,乱云奇壑相萦触”来表达自己在山堂中的感受。这里的“调笑”可能指的是山间的风声或泉水的潺潺,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乱云奇壑相萦触”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奇异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情感。读者在欣赏卢楠的诗作时,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还能体会到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这种情感与哲思的结合,使得《雪霁后过周紫泉山堂》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