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 其三

屈原传宋玉,子云铸侯巴。
哲人多启迪,讲道临河涯。
至今江汉辉,炯炯凌朝霞。
风期托深恩,千载著名家。
愧非桃李姿,焉能敷青华。
俄然柳生肘,物化终欹斜。
何由重升堂,大造裁淫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其三》是明代诗人卢楠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卢楠(1401年-1468年),字子章,号玉山樵人,明初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于官宦家庭,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应举不中。卢楠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五言古诗,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 艺术成就:卢楠的诗歌以五言古诗为主,风格清新、意境深远。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其对唐代诗人如宋之问、刘长卿等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宋代诗人如苏轼、陆游等的效仿,都显示了他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文学见解。
  1. 诗歌原文
  • 原文:屈原传宋玉,子云铸侯巴。哲人多启迪,讲道临河涯。至今江汉辉,炯炯凌朝霞。风期托深恩,千载著名家。愧非桃李姿,焉能敷青华。俄然柳生肘,物化终欹斜。何由重升堂,大造裁淫哇。
  1. 诗句解析
  • 屈原与宋玉:诗中的“屈原传宋玉”暗示了诗人对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的深厚敬意,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文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视。宋玉作为楚辞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人在这里可能暗指自己对于这一流派的学习和发扬。
  • 讲道与政治寄托:诗中的“讲道临河涯”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追求。同时,“风期托深恩,千载著名家”则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和荣誉。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古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特别是“讲道临河涯”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坚守,也体现了其深邃的历史观念和哲学思想。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发展,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学创作尤为兴盛。在这种背景下,卢楠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的文化追求。
  1. 文学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卢楠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其对宋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参考。他的诗歌在明清两代都有很高的评价,被视为明初文学的代表之一。

《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其三》不仅展现了卢楠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诗歌风格,更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环境和个人的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追求,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