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 其二

孤凤栖椅桐,应龙游重渊。
神物固有托,变化胡能诠。
为是讨幽客,解组归山田。
石径扫行迹,萝衣拂紫烟。
目送罗浮云,手挥龙门弦。
道腴物固小,闲居心悠然。
茫茫下世士,大笑奚足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其二》是明代卢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卢楠是明朝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体现了明中叶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思想情感。卢楠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上书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因此他的诗作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2. 诗歌原文:《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其二》原文如下:“孤凤栖椅桐,应龙游重渊。神物固有托,变化胡能诠。为是讨幽客,解组归山田。石径扫行迹,萝衣拂紫烟。目送罗浮云,手挥龙门弦。”
  3. 诗歌解析:卢楠通过此诗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孤凤栖椅桐”象征着高洁独立,“应龙游重渊”暗示着超凡脱俗,“神物固有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命与自我命运的认知。整首诗透露出一种隐逸之风,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其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卢楠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此外,诗中的意象组合新颖,如“孤凤栖椅桐”,不仅赋予了动物以人的品格,也寓意了诗人自身高洁的品质。
  5. 历史影响:卢楠的诗歌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逐渐被后人重新认识和评价。尤其是《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其二》,虽然不是其代表作,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卢楠及其同时代文人的重要文献。
  6.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这类隐逸题材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还揭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统。

《奉寄河东苟侍御小川三首·其二》是卢楠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怀的诗作,也是研究明代文人思想和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领略到卢楠的艺术才华,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和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