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遣闷三首呈吴少槐吏部 其二

芾芾梧桐影,纷纷荆棘墙。
徐看侵铁锁,不比落银床。
物色浑如此,吾生可共伤。
那堪闻玉笛,风力更清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遣闷三首呈吴少槐吏部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季,独自在室内感到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诗名:冬夜遣闷三首呈吴少槐吏部 其二
作者:杜耒

天寒岁暮近清明,卧病人起愁无明。
老至居人行复远,江上日多归鸟声。
寂寥向晚孤吟罢,倚杖西楼送远情。
圆月未足信乡思,独宿禁城过雁城。
注释:

  1. 天寒岁暮近清明:天气寒冷,岁末接近清明时节。
  2. 卧病人起愁无明:生病躺在床上,起床后感到忧虑重重(没有心情)。
  3. 老至居人行复远:年老体衰,连家人来访也少了。
  4. 江上日多归鸟声:江上的太阳多了,归家的鸟儿叫声也多了。
  5. 寂寥向晚孤吟罢:傍晚时,独自一人吟诗作赋。
  6. 倚杖西楼送远情:靠着手中的拐杖,站在西边的楼上,送别远方的亲人。
  7. 圆月未足信乡思:圆月虽美,但不足以慰藉乡愁。
  8. 独宿禁城过雁城:独自一人住在京城里,经过雁城的路途。

此诗通过描写冬夜的孤独、思念故乡的情感,展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