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饮海楼时归自山中

点点江鸥伴席前,西风鸾鹄较依然。
月明灯市长三五,酒贳歌楼易十千。
杨氏彩棚围蜡炬,陆郎香魄老花田。
雷惊大壑新湫起,疋练吴阊一鉴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灯夕饮海楼时归自山中》是明代诗人黎彭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楼上的夜景和诗人在归途中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点点江鸥伴席前,西风鸾鹄较依然。
  • 月明灯市长三五,酒贳歌楼易十千。
  • 杨氏彩棚围蜡炬,陆郎香魄老花田。
  • 雷惊大壑新湫起,疋练吴阊一鉴边。
  1. 诗歌解析
  • 自然景观:首联“点点江鸥伴席前,西风鸾鹄较依然”描绘了一幅江鸥点点、鸾鹤飞翔的自然美景。这里的“西风”、“鸾鹄”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人文情怀:颔联“月明灯市长三五,酒贳歌楼易十千”则转向了人世间的繁华与欢乐。这里的“灯市”、“酒楼”等元素反映了古代节庆时的繁荣和欢乐气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俗的诱惑。
  • 哲理思考:颈联“杨氏彩棚围蜡炬,陆郎香魄老花田”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里的“杨氏彩棚”和“陆郎”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象征,他们的美梦和理想在现实的磨砺下逐渐凋零,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反思。
  • 宇宙自然:尾联“雷惊大壑新湫起,疋练吴阊一鉴边”则是对宇宙自然现象的描写。这里的“雷惊”、“大壑”、“新湫”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黎彭龄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同时,他的语言简练、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世界的深深敬畏。
  • 文化内涵:《灯夕饮海楼时归自山中》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氛围以及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灯夕饮海楼时归自山中》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