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府 漱江亭 其三

溟涨滹沱水,孤亭势欲倾。
万夫防蚁穴,百雉没山城。
牛马浑无辨,舟航不敢行。
波涛烟雾里,疑是近蓬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戴明府 漱江亭 其三》是明朝诗人潘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滹沱河水势汹涌、孤亭岌岌可危的壮丽景象。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溟涨滹沱水,孤亭势欲倾。
    万夫防蚁穴,百雉没山城。
    牛马浑无辨,舟航不敢行。
    波涛烟雾里,疑是近蓬瀛。

  2. 诗歌赏析

  • 意境壮阔:首句“溟涨滹沱水”描写了滹沱河的水势浩大,波澜壮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次句“孤亭势欲倾”则通过描述孤亭的倾斜,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感受和敬畏。
  • 细节描绘:诗中“万夫防蚁穴”、“百雉没山城”等句子,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现场感和紧迫感。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情感态度。
  • 象征意味:整首诗虽然没有直接的象征含义,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孤亭的倾危象征着人生的脆弱,而河流的浩渺则反映了生命的广阔和深邃。
  • 哲理思考:虽然此诗主要描绘自然景观,但在字里行间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如“自有一丝抉汉鼎”,可以理解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而“遥知五柳是陶门”,则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即超脱物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戴明府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人文精神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