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江

雨余桃浪浸渔矶,鸭绿溶溶好染衣。
我欲南湖寻乐事,买舟来乘鳜鱼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闾江,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韵味的名字,它源自明代潘绪的《雨余桃浪浸渔矶》。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们的情感世界。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部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 作者简介
  • 潘绪(1445-1528),字继芳,号玉林,是明代无锡人。他精于医道,同时也有文学创作,是明代的一位著名文人。
  1. 作品原文
  • 雨后桃林波纹荡漾,鸭绿的水面映照着岸边的景色。主人公欲寻南湖之乐,遂购舟而归。
  1. 故事内容
  • 主人公在南湖寻找乐趣,购买了一艘新船。在船上,他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小卿,她有着莹玉般的脸庞和难以比拟的美。两人一见钟情,随即私会于花园之中。小卿劝主人公回到家中继续学习,以备将来有机会能够找到更好的伴侣。
  1. 人物塑造
  • 主人公苏寺丞,是一个性格妖娆、仪容俨雅的女子小卿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不仅有情感的交流,还涉及到社会道德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1. 文化背景
  • 作品中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1. 艺术手法
  • 潘绪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诗意。他的文笔流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雨余桃浪浸渔矶》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作品,它还深刻地探讨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定位与选择。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的反思,作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