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围径小,林密到人稀。
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
小风残梦入,久睡憺忘归。
愿借阶前草,悠然与世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地偏围径小,林密到人稀。
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
小风残梦入,久睡憺忘归。
愿借阶前草,悠然与世违。
。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其四》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风前独步到松林,石上泉声滴玉音。欲问清溪何处水,白云深处有人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访友的宁静画面。作者漫步在风中,来到了一片充满生机的松树林中。脚下流淌着清澈的小溪,泉水叮咚作响如同玉珠落入银盘般悦耳动听。他站在石上倾听这潺潺流水的声音,仿佛能听到清泉滴落在石头上的声音。
然而,在这个宁静的时刻,作者似乎有些疑惑:想要知道这条清澈小溪的具体流向吗?但当他抬头望向远处时,只见白云缭绕在山间,那里的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心灵。这幅画面既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又蕴含了对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