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围径小,林密到人稀。
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
小风残梦入,久睡憺忘归。
愿借阶前草,悠然与世违。
【注释】
1.仲先生:指唐寅(字伯虎)。
2.青门:即青门山,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
3.堪:可、能。支枕:倚靠枕头。
4.残梦:未完的梦。
5.憺(dàn):安闲舒适的样子。
6.悠然:形容心情舒畅貌。世违:与尘俗隔绝。
【赏析】
此诗是诗人初秋登临青门山而作。
首联“地偏围径小,林密到人稀”,写诗人登高所见。地僻路窄,树林茂盛,人迹罕至,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颔联“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写诗人登山所见。山路崎岖,但有石阶供其攀援,又有苔藓覆盖其上,使人得以在上面休息。
颈联“小风残梦入,久睡憺忘归”,写诗人登山时的感受。微风拂面,梦中仿佛进入仙境,不知不觉竟久久沉醉于这美好的环境之中,忘了回家。
尾联“愿借阶前草,悠然与世违”,写诗人的感慨。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这台阶前的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远离尘嚣,与世无争。
【译文】
偏僻的小道上只有几户人家,树木茂密,人烟稀少。
石阶可以支撑枕头,苔藓的痕迹好像可以当衣衫。
一阵微风带着梦进来,我不知不觉睡着了许久忘记要回去。
我希望借这台阶前的草,自由自在地生活,远离尘世,与世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