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訚才六岁,儿是十龄时。
莫笑而翁拙,全凭汝母慈。
乡关常在望,风雨一题诗。
去去归何暮,还家不计期。

注释:

  1. 阿訚才六岁,儿是十龄时:阿訚(音同“言”)才6岁,而儿子已经10岁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成长的欣喜和骄傲。
  2. 莫笑而翁拙,全凭汝母慈:不要嘲笑我年老笨拙,这一切都因为您母亲的慈爱。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敬仰。
  3. 乡关常在望,风雨一题诗:家乡的道路总是在我思念的时候出现,无论风雨如何变幻,我都会写下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思念。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4. 去去归何暮,还家不计期:无论何时回家,我都不在意时间的长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无限向往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亲情、思念和感恩的佳作。诗人以阿訚和儿子的成长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他们的心声,展现了家庭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人开篇就以阿訚只有六岁,儿子已十岁作为对比,表达了对儿子成长的欣慰和自豪。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儿子的年龄优势,也体现了诗人对儿子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人在第三句中强调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敬仰。母亲无私的爱是诗人能够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的重要原因。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第四句中的“乡关常在望,风雨一题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无论身处何地,诗人心中始终装着故乡的风景和人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五句中的“去去归何暮,还家不计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向往。无论何时归来,诗人都不太在意时间长短,只在乎能否与家人团聚。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家的无限眷恋和期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感恩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