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家称世讲,握手便相知。
宿雨初晴日,诸君携酒时。
疏栏依密竹,古寺临清池。
坐久尘心寂,休嫌更漏迟。

【注释】

  1. 蒋桢:即蒋士铨,字心余,号柳门,清代戏曲家。
  2. 干夫兄弟:指蒋士铨和其兄弟蒋士铨。
  3. 刘章甫:即刘大櫆,清代文学家。
  4. 天宁寺:古刹名。
  5. 通家:指亲家。
  6. 世讲:世传之说,泛指世代相传的学说。
  7. 握手便相知:指一见如故。
  8. 疏栏依密竹:疏朗的栏杆旁边长满了茂盛的竹子。
  9. 古寺临清池:古老的寺庙坐落在清澈的水池旁。
  10. 坐久尘心寂:坐久了,心境也随之变得宁静,不再为尘世所扰。
  11. 休嫌更漏迟:不要抱怨更夫的报时声太迟。

【译文】
蒋家与刘家是亲家,他们在一起饮酒畅谈,
我们都是世代相传的学者,一见面就彼此了解。
刚刚过去的雨后天气晴朗,你们带着美酒来到这里相聚,
竹栏傍着竹林,古寺坐落在清幽的池塘边,
坐在这里时间过得很慢,心情也变得宁静,
请不要嫌弃更夫报时的钟声太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蒋、刘两家亲家的聚会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间的友谊与交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于友情和知识传承的珍视。

开头两句“通家称世讲,握手便相知”,表达了两家人之间深厚的交情和默契。通过“握手”这一动作,传达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

“宿雨初晴日,诸君携酒时”描述了天气转晴后的美景和聚会的愉快氛围。宿雨初晴,万物复苏,而诸君携酒而来,增添了几分欢聚的色彩。

“疏栏依密竹,古寺临清池”两句描写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疏朗的栏杆旁边长满了茂盛的竹子,古老的寺庙坐落在清澈的水池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净化的感觉。

最后两句“坐久尘心寂,休嫌更漏迟”,则是对整个聚会过程的总结和感慨。长时间的交谈使得心境变得宁静,不再为尘世所扰;同时,也不要嫌弃更夫报时的钟声太迟,因为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友情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