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己巳年丽寇至缙云大肆摽掠延杀无辜乡氓赵氏女自经死钟氏妇堕南岩宛予特赋其事二首 其一 赵氏女

山夷蚁集烟原荒,红绡抹额戈鋋光。
雄夫魄褫鱼在汤,谁云女质柔弗刚。
格庵之孙窈窕娘,雪肤云鬓娇春阳。
罗襦湿泪收残妆,菱花弃匣辞兰房。
腥风飒飒沾群芳,痿痹老父如蚕僵。
天高无翼心遑遑,蛴蝤系帛悬空梁。
红飞玉碎春茫茫,贞心一片明秋霜。
偷生忍辱德弗臧,何如一死名尤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丽人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内的繁华与混乱,以及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痛苦遭遇。诗中通过对赵氏女、钟氏妇等普通百姓悲惨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动荡。

“正统己巳年”指的是唐德宗贞元十七年(795年),而“丽寇至缙云”则是指吐蕃军队入侵唐朝的边境地区。“丽”即指吐蕃,“缙云”是当时的一个地名。

“丽寇至”表明吐蕃军队已经进入唐朝境内,而“大肆摽掠”则描述了他们掠夺财物的行为。接着,“延杀无辜乡氓赵氏女自经死”讲述了赵氏女因为被掠夺而自杀的事件。这里的“自经死”是指赵氏女选择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绝望和痛苦。

“钟氏妇堕南岩宛予特赋其事二首 其一”中的“钟氏妇”可能是指另一名受害的妇女,而“堕南岩”则是指她从高处坠落,不幸身亡。“宛予特赋其事二首”中的“宛予”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名字,他为了纪念这位妇女,特意写下了这首诗。

《丽人行》通过描绘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展现了杜甫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公正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