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陈鲁南

我居深山真木石,一年易过如一日。
人生难得白发时,且许于今发已白。
发白有方可再黑,感君惠我不死术。
百年总与一日同,世间岂有寿多百。
青山白云天外天,一日一醉与君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覆陈鲁南》是明朝官吏顾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丰富的情感与艺术造诣。下面将深入探索《覆陈鲁南》的内涵及其在文学上的价值:

  1. 作者生平
  • 个人背景: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江苏苏州人,是明朝著名的官员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如广平知县、南京吏部主事等。在政治生涯中,顾璘以其才华和廉洁闻名,被后世誉为“四大家”之一。
  • 文学成就:顾璘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作品中不乏传世之作,其中尤以诗歌见长。除了《覆陈鲁南》,他还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多种文学作品,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底蕴。
  1. 诗歌主题
  • 生命感悟:《覆陈鲁南》通过描写人生易逝和白发难再黑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青春易逝的哀叹。这种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许多诗人通过此类题材抒发自己的忧思与感伤。
  • 哲学思考:这首诗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白发与黑发的描述,诗人探讨了生命的长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深层次探询。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覆陈鲁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用词考究,句式整齐。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在传达情感的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美感,易于读者接受和欣赏。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白发有方可再黑”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白发象征着衰老,而黑发则寓意着新生和希望。这样的意象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和艺术感染力。

《覆陈鲁南》不仅是顾璘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珍品。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技艺,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和精神财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