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衡山三首 其三

水长平芜两岸齐,千峰回合树高低。
正怜虚寂存吾道,莫遣时人识此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文衡山三首 其三’的文学魅力

刘麟,字元瑞、子振,明代江西安仁人,居南京。他才华横溢,能诗文,是”江东三才子”之一。他曾担任刑部主事、绍兴知府等职,以直言不讳著称,因不谒见刘瑾而遭罢官,后复起为工部尚书。他在明正德年间曾因政治原因被免职,后因刘瑾诛杀再起,终官至工部尚书。

《与文衡山三首·其三》是刘麟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展示了南岳衡山的雄伟壮观,以及诗人对世事的深沉感慨和崇高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象和神奇色彩,如“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之美。同时,诗中也不乏对祭祀天地之礼的议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刻思考。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衡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尊严和人格精神的追求。《与文衡山三首·其三》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这首诗不仅是刘麟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典范。它不仅展示了刘麟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