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僧

怀玄默默向谁探,小寺逢僧始一参。
日暮孤舟风浪息,满蓬花雨自毵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逢僧》是一首唐代著名诗人崔涂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江南僧人在长安相逢时的喜悦之情,还赞美了这位僧人的清净自在心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江逢僧(1900-1973),字竹人,安徽旌德人。自幼聪颖好学,酷爱文学,曾系统学习《诗经》、《孟子》、《左传》、《史记》、《韩昌黎文集》、《资治通鉴》、《陆宣公奏议》、《昭明文选》等史志经典丛书,刻苦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崇尚教育救国之道。他的文学造诣深厚,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2. 诗歌原文:孤云无定踪①,忽到又相逢②。说尽天涯事,听残上国钟③。问人寻寺僻④,乞食过街慵⑤。忆到曾栖处⑥,开门对数峰⑦。

  3. 诗歌解读:首联写相逢,次联写话旧,三联和末联写话旧的内容。“说尽”二句出自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全诗如下:“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诗写李益与表弟少小离别,十年后,经安史诸乱,才复又相逢,却已是相逢不相识了,所以,还要“问姓”、“称名”才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逢僧》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更是江逢僧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