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新营独贮春,自甘清苦作闲人。
一尊清醑墙头过,不用陶家漉酒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茅屋新营独贮春,自甘清苦作闲人。
一尊清醑墙头过,不用陶家漉酒巾。
“寄闻一山二咏 其二”出自明代刘麟的作品《寄闻一山二咏》系列中的第二首。该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作品背景:此诗作于明朝,是刘麟对友人闻一山的怀念之作。诗中通过描绘闻一山的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的隐居生活,体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原文:茅屋新营独贮春,自甘清苦作閒人。一尊清醑墙头过,不用陶家漉酒巾。
诗意解析:首句“茅屋新营独贮春”,描绘了闻一山新建的茅屋与春天的和谐景象,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与追求。次句“自甘清苦作閒人”,表达了诗人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境界。第三句“一尊清醑墙头过”,形容诗人饮酒的情景,既显示了诗人生活的悠闲,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最后一句“不用陶家漉酒巾”,则是说诗人不需要使用陶渊明那样的工具来过滤酒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心灵的自由。
刘麟的《寄闻一山二咏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趣的作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这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