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新年较转多,光回腐草竟如何。
尊逾九老终当避,义重三生强一过。
露浥金茎人尽醉,春融玉烛鸟齐歌。
雍容宫保天垂眷,八帙挥毫鬓未皤。
与蒋石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蒋石庵》是明代诗人刘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作品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和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作品背景: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江西安仁人,明朝著名文人。他博学能诗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为“江东三才子”,也是弘治九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然而在正德年间,由于不谒谢刘瑾而被罢官为民,后因瑾诛再起。
主题内容:《与蒋石庵》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哲思。诗中的“病入新年较转多”与“光回腐草竟如何”,透露出诗人在经历政治风波后的心境变化和哲理思考。而“露浥金茎人尽醉,春融玉烛鸟齐歌”则是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现上。例如,诗中“露浥金茎人尽醉,春融玉烛鸟齐歌”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也寓意着人们在美好时光里的欢乐和满足。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尊逾九老终当避,义重三生强一过”,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与道德抉择的深思。
历史影响:刘麟的这首诗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审美体验。
《与蒋石庵》作为刘麟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更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高超的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