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碧润转林霏,旭日诸峰散远辉。
小立暗香常袭履,缓行空翠欲沾衣。
高僧偶过分馀静,乡使遥传讶久违。
门有扁舟从箬下,清酣长望两凫归。
僧慧过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僧慧过访》是明代诗人刘麟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高僧与诗人之间的相遇,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色的描绘,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诗歌的开头,“泠泠碧润转林霏,旭日诸峰散远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的画面。诗人用“泠泠”形容水声,以表现环境的清幽;而“碧润”则传达出山间清新湿润的气息。接着,“小立暗香常袭履,缓行空翠欲沾衣”两句转向人的动作和感受,描述了诗人在山林之中行走时被花香和绿意所环绕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诗中的“高僧偶过分馀静,乡使遥传讶久违”展示了诗人与高僧的偶遇以及彼此间的深厚情感。在这里,诗人通过对高僧的称呼和对其过往经历的回忆,表达了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同时,“门有扁舟从箬下,清酣长望两凫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高僧相聚的场景,其中“箬”是指箬竹叶,常用来制作船桨,象征着旅途的劳顿和生活的艰辛。这一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也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诗中还蕴含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领悟。例如,“高僧偶过分馀静,乡使遥传讶久违”不仅体现了诗人与高僧的重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清酣长望两凫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僧慧过访》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与高僧友谊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通过对山水、人物和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诗歌创作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