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催人不肯饶,辞官归去伴渔樵。
青山如画曾相识,黄鹄高飞未可招。
束我旧书还旧隐,看他尘世竞尘嚣。
池头有子当年少,染翰时时献帝尧。
王维瞻塔山归隐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维瞻塔山归隐图》并不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明代诗人刘珝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刘珝(约1450—1521年),明代诗人,字景文,号东阳,江苏无锡人。他是“吴中四杰”之一,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感慨和哲学思考。
诗歌原文:《王维瞻塔山归隐图》的原文如下:
白发催人不肯饶,辞官归去伴渔樵。
青山如画曾相识,黄鹄高飞未可招。
束我旧书还旧隐,看他尘世竞尘嚣。
池头有子当年少,染翰时时献帝尧。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白发催人不肯饶”形象地描绘了年华老去的感觉,而“辞官归去伴渔樵”则透露出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诗句“青山如画曾相识,黄鹄高飞未可招”通过对青山和黄鹄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不可捉摸的远方。最后两句“束我旧书还旧隐,看他尘世竞尘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简朴生活的决心,以及对世俗争斗的不屑。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王维瞻塔山归隐图》是一首表达诗人辞官归隐愿望的诗作,其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