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住处远尘嚣,境绝轮蹄逸兴饶。
不饮市无赊酒券,能吟家有贮诗瓢。
竹欹每见双仪凤,江近应闻两度潮。
记得春时茶宴散,杏花斜日望仙桥。
寄费廷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泰是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寄费廷用》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隐逸情怀。《寄费廷用》原文如下:
幽人住处远尘嚣,境绝轮蹄逸兴饶。
不饮市无赊酒券,能吟家有贮诗瓢。
竹欹每见双仪凤,江近应闻两度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远离喧嚣,拥有一片清幽宁静之地。诗中“幽人住处远尘嚣”和“境绝轮蹄逸兴饶”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世俗烦扰的超然态度。在诗人眼中,这样的隐居生活是值得追求的理想状态。
诗中的“不饮市无赊酒券”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态。通过这句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单与满足,以及他对于诗意栖居的深刻理解。同时,“能吟家有贮诗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才能,表明他在精神文化生活中也寻求着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和自我实现。
诗中的描写如“竹欹每见双仪凤”和“江近应闻两度潮”,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还体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细节的敏锐和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通过对《寄费廷用》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刘泰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探索和文化追求的重视。
《寄费廷用》不仅是刘泰个人情感和审美的抒发,也是明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心态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