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见雪呈学士董中峰座主

幽斋空锁类禅关,眷恋学士迥碧山。
仰观宿云酿成雪,倏忽纵横远近间。
随风须鬓惊素缕,窥牖落镜销朱颜。
茶铛净洗燃火急,酒价减涩当垆闲。
粗豪兴发卒难遏,浩歌席地藉草菅。
兔园持简未成召,陶谷滋味先援攀。
旋看篱落莓苔后,欲起遮护荒芜删。
衰柳向来弄玉箸,饥乌飞坠抛银环。
意者凌寒有仙骨,掩卧不觉月重弯。
顾我山阴泛棹客,驽马不惯泥涂悭。
明发太阳融释尽,扣衣函丈订愚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居见雪呈学士董中峰座主》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该文通过描绘自己幽居独处时看到雪景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孤独、寂寞的感受。以下是对这篇散文的简要介绍:

  1. 作品简介
    《幽居见雪呈学士董中峰座主》是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所作。当时,他因反对新法而被贬至惠州,生活极为困苦。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在孤独和寂寞中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2. 主题内容

  • 描述作者在深山老林的幽静环境中,独自赏雪时的心境。
  • 通过与外界的隔绝,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1. 语言风格
  • 苏轼的语言风格豪放不羁,善于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表达深沉的情感。
  •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1. 艺术特色
  • 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拉近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1. 历史影响
  • 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苏轼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其散文作品,特别是游记类作品,如《赤壁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幽居见雪呈学士董中峰座主》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