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迎风㧕外嘶,停鞭私语换前题。
千年故事怀江左,一路青山似镐西。
此地传闻曾见虏,何人谈笑合封齐。
感时无限伤春意,潦倒都因醉后迷。
和李宾之再游西山韵
介绍
《和李宾之再游西山韵》是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匹马迎风㧕外嘶,停鞭私语换前题。
千年故事怀江左,一路青山似镐西。
此地传闻曾见虏,何人谈笑合封齐。
感时无限伤春意,潦倒都因醉后迷。
整首诗歌以“和李宾之再游西山韵”为题,通过对西山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历史传说,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诗歌开篇“匹马迎风㧕外嘶,停鞭私语换前题。”描绘了诗人策马前行的情景,马儿迎着风嘶鸣,诗人停下脚步与友人交谈,共同商讨诗文题目。这一景象生动地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在艺术追求上的志同道合。
诗人转入对历史的反思:“千年故事怀江左,一路青山似镐西。”这里诗人通过“怀江左”和“似镐西”两个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眷恋。江左指的是长江以北地区,象征着过去;而长安则是古都长安的简称,代表了古代文明的繁荣。诗人用这两个地域作为对比,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人转向对现实的感慨:“此地传闻曾见虏,何人谈笑合封齐。”这里提到的“虏”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入侵者,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合封齐”,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种封国形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宁的渴望。
诗人以“感时无限伤春意,潦倒都因醉后迷”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这里的“伤春意”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春天时感到的伤感和失落,而“醉后迷”则反映了诗人在醉酒后的迷茫和困惑。这些诗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
《和李宾之再游西山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西山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人在诗中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使其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