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风刮留尘,放雨凝新渎。
轰轰欲拆厓,久之若崩屋。
入门翻止榭,信耳举飞瀑。
舟子荡浮家,渔翁飘钓竹。
草木突摇落,乃豁清秋目。
水天亦驱驰,泉石不栖宿。
识今多波涛,从来尽平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怒风刮留尘,放雨凝新渎。
轰轰欲拆厓,久之若崩屋。
入门翻止榭,信耳举飞瀑。
舟子荡浮家,渔翁飘钓竹。
草木突摇落,乃豁清秋目。
水天亦驱驰,泉石不栖宿。
识今多波涛,从来尽平陆。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由杜甫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在这场风雨中度过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雨过天晴,一切都恢复了平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丙寅年(唐肃宗至德二年),秋七月初一日从子时开始(晚上11时)到酉时结束(傍晚5时)大雨大风,到了夜半时分,风停雨住,天地间一片宁静。然而,作者却感到“何可无诗”,心中无法平静,于是提笔挥洒,写下了这首七绝《秋夜将晓远出群山经荒村入历阳界山为崔明府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