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杪登长白山

长白山色连溟涬,遥天流览将搜并。
左挥沧海浸青齐,右招欲扪华山顶。
潴水风清作镜摇,掩映三峰势如鼎。
紫气黄华郁且芬,玉露深秋好注茗。
朅来仿佛历太清,逍遥六幕游仙迥。
年去年来只此山,领略烟霞神炯炯。
沆瀣堪从肺腑收,幻景茫茫常自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杪登长白山》是明代诗人刘一相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刘一相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刘一相的生平与成就:刘一相,字维衡,号顷阳,山东长山人。他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既有仕途上的得意,也有诗作上的辉煌。刘一相在万历五年进士及第,官至陕西布政使。此外,他亦是一位博学的文人,曾采录周、秦、汉、魏、六朝、隋、唐之诗,编为《诗宿》一书。
  • 文学造诣:刘一相的文学才华在明中期已显端倪,其诗歌创作尤其受到后世的赞誉。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七律,也有清新的九分诗,展现出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诗句原文与赏析
  • 诗中意象:“长白山色连溟涬,遥天流览将搜并。”描述了长白山的壮阔与神秘,远天如镜,令人向往不已。
  • 情感表达:“年去年来只此山,领略烟霞神炯炯。”表达了诗人每年来到此地,感受着山水间的灵性,内心充满敬畏和喜悦的情感。
  • 自然景观描绘:“潴水风清作镜摇,掩映三峰势如鼎。”通过“潴水”、“镜摇”等词语,生动刻画出长白山的自然风貌,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山峰。
  • 哲理感悟:“玉露深秋好注茗。”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于秋天的美好记忆,以及品茗时的宁静与享受。
  1. 诗作的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秋杪登长白山》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文彩,每个字、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 意境深远: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层次分明,从开篇的壮丽景色描写到结尾的个人感悟,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富有深度的艺术世界。

《秋杪登长白山》作为明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展示了刘一相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深邃的文化追求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歌,也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