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珍珠泉亭中小酌

清溪数曲响潺潺,与客寻源得野泉。
涌地自成星彩乱,倾盘不数夜珠圆。
僧来汲涧供茶献,人拟临流枕石眠。
四面青山秋气合,濯缨安得久留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秋珍珠泉亭中小酌》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他的《定庵文集》。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一、诗歌原文

1. 珍珠帘外流莺到,

碧玉阶前夜月钩。

兴入残花啼鸟里,

冷香浮动酒初醒。

秋江雨冷芙蓉面,

孤舟归去烟波里。

二、诗歌解析

1. 珍珠帘外流莺到:描述的是夜晚时分,鸟儿飞到了珍珠般的帘幕之外,这里的“珍珠帘”可能指的是装饰精美的屏风或窗户,给人以柔和而雅致的感觉。鸟儿在帘外飞翔,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生机。

2. 碧玉阶前夜月钩:使用“碧玉阶前”形容台阶的颜色和质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夜月钩”则描绘了月光下,如钩般明亮的月亮挂在天边,映照在台阶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3. 兴入残花啼鸟里:描述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变化。他兴致盎然地走进了花香四溢的地方,听到了鸟儿的啼叫声。这里的“兴”可以理解为兴趣或心情,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

4. 冷香浮动酒初醒:这里描绘了诗人饮酒的情景。酒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使诗人感到舒适。这种香气可能是由花朵或者植物散发出来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5. 秋江雨冷芙蓉面:通过“芙蓉面”这一比喻,描绘了秋天江水的景象。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它的花瓣娇嫩而美丽。诗人用“芙蓉面”来形容江水在秋雨中的冷清,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

6. 孤舟归去烟波里:描述了诗人乘船归去的情景。在烟波浩渺的大江上,诗人独自乘坐一只小船,随着江水飘荡。这里的“烟波”可以理解为水面上的雾气和波浪,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三、艺术手法与象征意义

1. 意象的运用:诗中运用了多个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景象,如“珍珠帘外流莺到”中的“珍珠帘”,以及“芙蓉面”中的芙蓉花,都富有美感和象征意义。

2.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美学效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3. 象征意义的深挖:诗中的“珍珠泉”、“芙蓉面”等词语,不仅具有形象的美,还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珍珠泉”可以象征着清澈、珍贵和美好;而“芙蓉面”则暗示了美丽而脆弱的特点。这些象征意义的深入挖掘,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而有意义。

通过对《晚秋珍珠泉亭中小酌》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的精妙,而且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刻。龚自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力,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