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中新水满,女郎浣濯溪边晚。
微波荡岸湿金莲,返照侵衣明玉腕。
洗衣最恨啼痕多,不洗啼痕将奈何。
杵重心忙臂转弱,斑斑血泪难消磨。
徘徊指顾荷花语,妾愁茎内丝千缕。
摘来不断复相联,谁识莲中心更苦。
洗衣洗衣复洗衣,菰蒲风急鸳鸯飞。
鸳鸯双飞看渐杳,何事人生不如鸟。
洗衣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洗衣行》是明代诗人郑鹏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洗衣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微波荡岸湿金莲”一句,通过形象的画面将洗衣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妾愁茎内丝千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内心情感。这些丰富的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从思想内容来看,《洗衣行》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诗中的女郎虽然在洗衣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泪水的无奈和痛苦,但她的行为背后却蕴含着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冲突的深刻体验。同时,诗中的鸳鸯双飞看渐杳等描写,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洗衣行》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一部研究明代社会风俗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从而为后世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启示。同时,《洗衣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于推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洗衣行》作为明代诗人郑鹏创作的一首经典诗歌,无论是从文学价值、思想内容还是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