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山人还临川

会川好,奇士游。
迹半江湖所在索,图经访古阅名区。
南过庾岭临广海,西上端溪吊苍梧。
五羊仙人不易遇,担簦遥向闽中住。
木兰水阔壶山高,竹杖芒鞋入烟雾。
指点群峰海上来,蜿蜒真龙泊何处。
莆中豪彦多与游,沿洄曲涧历高丘。
流光荏苒客鬓改,归思飘飘竟莫留。
念予洪都一日故,屡枉敝庐摅情愫。
柳丝历乱杜鹃啼,相送城南白日暮。
黄花白酒霜雁鸣,望君更踏来时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徐山人还临川》为明代诗人郑岳创作的一首杂言诗,全文如下:会川好奇士,游迹半江湖。所在索图经,访古阅名区。南过庾岭临广海,西上端溪吊苍梧。五羊仙人不易遇,担簦遥向闽中住。木兰水阔壶山高,竹杖芒鞋入烟雾。指点群峰海上来,蜿蜒真龙泊何处。莆中豪彦多与游,沿洄曲涧历高丘。流光荏苒客鬓改,归思飘飘竟莫留。念予洪都一日故,屡枉敝庐摅情愫。柳丝历乱杜鹃啼,相送城南白日暮。黄花白酒霜雁鸣,望君更踏来时路。

《送徐山人还临川》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作,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

  1. 作者背景:郑岳,号汝华,明代福建莆田人,其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他的生平经历也颇为丰富,曾历任户部主事、江西左布政使等职,后因直言进谏被罢官。
  2. 诗作内容: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徐山人的游历生活,以及与临川的深厚情感。诗中的“会川好奇士,游迹半江湖”,描绘了徐山人在江湖间游历的情景。他四处寻访古籍,探寻历史遗迹,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的“南过庾岭临广海,西上端溪吊苍梧”展现了徐山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诗中的“指点群峰海上来,蜿蜒真龙泊何处”则描绘了他眼中的山水之美。诗中的“莆中豪彦多与游,沿洄曲涧历高丘”展现了徐山人与当地豪彦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探索自然美景的经历。诗中的“流光荏苒客鬓改,归思飘飘竟莫留”则表达了徐山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诗中的“念予洪都一日故,屡枉敝庐摅情愫”则展现了徐山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柳丝历乱杜鹃啼,相送城南白日暮”则描绘了告别的场景以及送别时的哀伤。诗中的“黄花白酒霜雁鸣,望君更踏来时路”则传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祝福以及希望他能再次踏上归途的心情。
  3. 艺术特色:《送徐山人还临川》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诗歌采用了七言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使得整首诗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其次,诗歌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此外,诗歌还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得整首诗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 现实意义:《送徐山人还临川》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色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珍惜与他人的关系,并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这首诗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送徐山人还临川》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情的诗作,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历史的厚重,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郑岳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