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生南还

榆柳散轻烟,春风又别筵。
帝乡逢故侣,客思入新年。
镜里冰霜色,囊中锦绣篇。
小西湖上月,相望几回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生南还》是明代郑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郑岳对友人离别时复杂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郑岳(1497年—1566年),字汝华,明福建莆田人。他曾任吏部主事、户部主事等职,因直言进谏而被削籍归乡。郑岳在政治生涯中曾受到排挤,但最终选择以文会友,致力于文学创作。
  • 郑岳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尤擅长写景抒情。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
  1. 诗句解析
  • “榆柳散轻烟,春风又别筵。”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风吹过柳树的画面,榆柳轻轻摇曳,如同散开轻薄的烟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别离的场景。
  • “帝乡逢故侣,客思入新年。”表达了诗人在帝都重逢旧友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即将到来的春节的向往。
  • “镜里冰霜色,囊中锦绣篇。”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镜子中反射出的是冰清玉洁的容颜,而手中的锦绣文章则象征着自己的才华与努力。
  • “小西湖上月,相望几回圆。”这里的“小西湖”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处寄托,象征着宁静美好的环境。月光下的相望,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与憧憬。
  1. 情感表达
  • 《送陈生南还》不仅展现了郑岳深邃的情感世界,更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真挚友谊和深厚的情感纽带。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句都像是精心打磨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送陈生南还》不仅作为郑岳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成为了研究明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