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送陈山人还莆

素纸落云烟,书名动四筵。
卜居元共巷,别路已经年。
逸少笼鹅兴,公孙舞剑篇。
古碑随处见,笔意更清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前韵送陈山人还莆》是明代诗人郑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郑岳生平:郑岳,字汝华,明代福建莆田人,他于弘治六年考中进士,并曾担任户部主事等职。在宁王朱宸濠夺地事件中,郑岳持反对意见,后因李梦阳的陷害而遭罢官。他晚年回到故乡,专心著述,有《莆阳文献》和《山斋集》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 素纸落云烟,书名动四筵。
    “素纸”指的是洁白的纸张,“落云烟”形容纸张洁白如云,飘逸如烟,“书名”则可能指书写或印刷的文字。“动四筵”中的“四筵”指宴会场所,表明这首诗可能是在文人雅集中所写,用以庆祝友人的离席。
  • 卜居元共巷,别路已经年。
    “卜居”意味着定居,“元共巷”可能指朋友共同生活的街道或邻里。“别路”表示分别的道路,“已经年”暗示离别已久。
  • 逸少笼鹅兴,公孙舞剑篇。
    “逸少”很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书法家张芝(张芝也被称为张侯),他的书法风格被后人称为“草圣”。在这里,他可能是以书法来比喻友人的性格或者才华。
  • 古碑随处见,笔意更清圆。
    “古碑”指的是古老的石碑,“随处见”表示随处可见。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喜爱和珍视。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结构工整,对仗工稳。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使得诗歌内容充满文化韵味和深意。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朋友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 哲理思考: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还通过对比古代书法家张芝与现代友人的不同,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变迁、个人才华发展与历史沉淀的思考。

《次前韵送陈山人还莆》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才情和风骨,也是了解郑岳个人经历及其社会活动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他们对待世事的态度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