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次凌晨发,前旌阻乱滩。
峰岩度陇峻,气候近边寒。
涧浅冰先结,泥深冻未干。
北归愁雨雪,迢递望长安。
见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见冰》是明代郑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对边塞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描绘。郑岳作为明代诗人,以《见冰》为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
《见冰》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著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郑岳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世界。例如,在诗中,“涧浅冰先结,泥深冻未乾”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北国冬日特有的景色,更通过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见冰》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富含深刻意义的哲思散文。
郑岳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他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私情所动,坚守原则,反对宁王朱宸濠的暴政。这一历史背景也为《见冰》赋予了更为深厚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艺术角度来看,《见冰》在语言运用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严冰在其著作中提到,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通过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在《见冰》中,郑岳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歌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这种语言的艺术性不仅使诗歌易于传诵,更让作品具有了跨越时空的力量。
《见冰》不仅作为一首诗作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郑岳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征。因此,研究《见冰》,不仅是对郑岳个人创作的深入了解,也是对明代诗歌文化的一种认识和探索。